水曜日, 12月 21, 2011

何謂行郊 以及郊在清代台灣貿易與地位的角色

到了十八世紀末,隨著商業的興盛,當時的台灣商人為了滿足商業的需求,其從事從一地區或是某種商品貿易的商人遂組成類似行會的「郊」,以解決彼此的商業糾紛與避免惡性競爭。而郊的命名又分做早、晚二期,早期是以貿易地區為主,例如北郊、泉郊、廈郊等。而後期因特定物品需求增加,遂有「糖郊」、「布郊」等命名誕生。

這樣建立起來的郊,由於本身即具有鄉黨關係的獨占性,又加上清廷採取的差別政策,更使能壟斷內外貿易之利。在各種行郊迅速發展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又分作從事大陸貿易的「外郊」,以及從事島內貿易的「內郊」,再以內外行郊為頂點,分為各種行業的小郊組織。

行郊的成員大多為當地的富商,其中不乏有功名者。他們大多是地方領導階級,對於地方上的慈善救濟、造橋鋪路等公共事務均積極參與。同時在政治或宗教上也具有強大勢力,譬如台南三郊設立團練分局,並在台南建立水仙宮、天后宮等都是典型的例子。總而言之,行郊除了有經濟功能外,亦擁有相當大的社會功能。

但是到了台灣開港後,由於海關稅務司與外國領事館的設立,在外國資本不斷湧入下,洋行便取代了各通商口岸原有行郊的商業機能,行郊乃逐漸沒落,其社會地位也大不如前。

日曜日, 9月 18, 2011

2011年9月18日 禮拜日 基隆郵便局


基隆郵便局,基本上在被美軍轟炸的期間也不至全毀,這座建築在戰後才被拆毀。戰後由於經費種種因素,其修復工程只是虛應故事,故國人也不認為他有保存的價值,即被拆除,現今成了基隆中華電信所在地。

2011年9月18日 禮拜日 腦袋僵化的台灣青年

近來有人邀請我參加一個活動,名稱是「中華民國10月10號 生日快樂」。說白點,中華民國建立的時候跟台灣什麼關係—沒關係。我用一些比較理性的口吻去解釋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的「歷史事實」,無奈的是小朋友(我想應該是,穿著類似高中制服)壓根不理,直接把我扣上民進黨台獨份子的綠帽子,並刪除我的留言,這就是現在青年的民主素養嗎?此外,縱使我真的支持台灣獨立,就代表我是民進黨的嗎?其台灣青年頭腦僵化的地步,令我不禁為之嘆息。

中華民國在歷史上是的的確確存在過,這也是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所沒有辦法取代的事實,不過其滅亡不滅亡,存在於個人認知,也就是「心」,認同感與不認同感,則型塑在教育之中。我個人認為外省人挺中華民國理所當然,而本省同胞在經由黨國教育後,其腦袋可謂皇民化之皇民般,說白一點,認賊作父。試問一個一度搶你錢糧、弒其親屬的國家,又如何令我值得尊敬?

這些頭腦僵化的台灣青年,最喜歡用不要用身分證、新台幣等來做論調,那我就以拿中華民國的鈔票、錢幣、身分證…諸如此類來做說明,所謂的國家鈔票發行根據是什麼:在以前是以黃金做為發行準備,近年來以改為以外匯存底做為發行準備。兒外匯怎麼來的?是否為台灣(澎湖)人民的血汗錢所推疊出來的?以這個論點作為我使用新台幣的立場,我想是沒有問題的。至於身分證的由來,,身分證的起來源自於戶籍制度,也就是作為監控人民的基本工作,而在倚賴身分證的國家,人民通常必須以身分證作為人格表彰,不出示身分證將完全被拒絕於各種社會制度外,喪失人格主體性。

對於台灣的立場,我認為:可親中而不傾中,可親日但不傾日,可親美卻不傾美。這個相互制衡的機制倒是挺適用台灣的,可惜台灣沒辦法成為東方瑞士,縱使有台灣中立化宣言,只僅能用殘念二字。

木曜日, 9月 15, 2011

2011年9月15日 禮拜日 愛情殖民論

唸書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愛情間的交往好比殖民地跟殖民母國間的關係,但哪方是殖民母國完全主決在態度的強勢度上,態度的高低好比是國力的強弱。然而情侶間的磨合不外乎是殖民母國的同化政策所實施後的成果,也就是母國文化在地化的表現。當然,這只是粗略性的敘述,往後還得慢慢仔細觀察…

火曜日, 9月 13, 2011

2011年9月13日 禮拜二 民主國家之風度

今天無意在蔡丁貴教授的臉書看到部份人士認為公投是浪費金錢與時間,甚至口出惡言,在號稱民主政治的今日,這完全有失民主國家人民之風度,為何不能以公投表達人民心聲呢?公投有沒有過那是一回事,伏爾泰的名言說:「雖然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請搞清楚,民主國家是可以包容不同的聲音的,這才是民主自由的可貴,不然大家都回去白色恐怖時代好啦。

月曜日, 9月 12, 2011

2011年9月12日 禮拜一 賽德克與朝日影

看完魏導《賽德克巴萊》,無意間看到花岡二郎帽子上的旭日章(警察章),也就是我圖片中左邊的圖案,讓我懷疑這是否是電影中的一個謬誤,因為霧社事件是位於1930年(昭和5年)之事,而這種五角形之「日章」是1948年(昭和23年)戰後才採用的。在終戰前即是採用圖中右邊的六角形之「日章」,跟日本憲兵的徽章為相同的六角形「朝日影」。(根據日文維機百科資料)不曉得各位有無發現這個地方?

此外弔詭的是五角形之「日章」是1948年(昭和23年)戰後才採用的,但是在台灣的舊照片(上圖,鞠園過山雲兄收藏)於昭和5年派出所照片就已經發現這種五角型的日章…讓我不得不懷疑是否是日文維機的錯誤。

也就是說,現在的日本警察所用的日章標誌在戰前就已經存在,而當時這種五角形的日章被稱為「略日章」,主要是用在日本的警察和消防隊的服裝上。後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美國的佔領軍將日本的公務員開除,而日本的國家警察制度幾近解體。到了1948年,戰後的日本警察依戰後所立的警察法 (舊警察法) 開始活動起來,五角形的日章才正式被指定為警察的標誌。

日曜日, 9月 11, 2011

2011年9月11日 禮拜日

昨天跟高中同學烤完肉、打完牌,回家便倒頭就睡,一覺醒來,只覺得萬般空虛,遂與女友二人前往台北東區的月島文字燒,一方面是去探視我的腦殘朋友,另一方面則是來嘗試看看味道,是滿不錯吃的,值得推薦。吃飽後即前往西門町觀看魏德盛導演的大作《賽德克巴萊》,重點還是午夜場,只好搞到半夜2點才到家,詭異的是禮拜天沒半個臨檢,難道警察也都烤肉去了?